前段时间,我看到一个故事,完全颠覆了我对“增长”的想象。 Avneesh,这位曾在微软、Instagram、Dropbox干过的程序员,辞职后做了个帮人薅信用卡积分和返现优惠的工具——SaveWise。

上线初期,他的邮件、冷启动、Product Hunt…全都扑街。但 15 个月后,月收入达到 2.5 万美元,全程零广告费,靠的就是两个阵地:Reddit 和 Facebook。
他的打法很像是在陌生城市开餐馆——不是找最近的空铺,而是先找到吃你这道菜的“人群聚集地”,然后一点点融入进去。
为什么好产品也没人用
SaveWise 一开始的目标用户其实很清晰:经常网购、关心积分和返现的消费者。

但 Avneesh 却把产品投放在 Indie Hackers、Product Hunt、Hacker News——这些平台的确有好奇心很强的人,但他们多数是创业者、程序员,不是他的核心用户。
这就像在不吃辣的社区开川菜馆——味道再正宗,也没几个人进来。
产品亮点(用户为什么买单)
SaveWise 提供了一个比 Cashbackmonitor 更方便的比较工具,可以叠加信用卡优惠、比较购物门户利率,还能通过 Chrome 扩展在浏览时自动提示优惠。

更特别的是,它收录了其他平台没有的渠道,比如英国航空购物门户、Capital One Offers 等,覆盖更全、信息更细。
价格分三级:
-
免费版:基本功能
-
Pro 月付 $5 / 年付 $59
-
Pro 终身 $119(功能全开,买断)
后来他发现,97% 的收入都来自终身会员——用户就是不想再多一个每月扣费的项目。
Avneesh 的五步社群渗透法
画出用户地图 用 Map of Reddit 工具找相关社区,再用关键词扩散。比如他发现了 Facebook 上的 “Rakuten Stacks” 群组,上千人每天手动查优惠——正是 SaveWise 的自动化功能所解决的痛点。
先潜水,不急推 他在每个群组里观察几周,学习用户的语言、兴趣、痛点,避免一上来就被当“广告狗”。
明确阶段目标
-
早期:在 Reddit 每周问答贴征求反馈(持续 3 个月)
-
后期:等产品成熟,再转为引流和转化
关键词预警,卡位出现 用 F5bot 设置关键词提醒,比如“信用卡积分”“返现攻略”,有人发帖讨论,他第一时间出现提供解决方案——不是硬推,而是“顺手救急”。
先给价值,再提产品 他整理了一份 SQL 查询生成的优惠信息表格,免费发到群里。用户打开表格看到数据来源是 SaveWise 网站,自然就会点进去看看。 一条这样的帖子,直接带来了 1500+ 访问。
社群运营的节奏感
Avneesh 把自己当成“社区的一员”,而不是路过的推销员:
-
前 3 个月只在评论区活跃,积累认同感
-
版主认可后,才允许发主贴介绍产品
-
主贴一发,用户量从几千直接涨到几万
这种耐心的铺垫,让他在社群里成了“熟脸”,也就是邓巴数里那 150 个稳定关系中的一员——影响力成倍提升。
我的收获
Avneesh 的方法对我触动很大:
-
先找到人,再放产品,而不是先做完产品再想找人。
-
社群里的存在感是通过持续贡献积累出来的,不是发一次广告就能换来的。
-
商业模式也要顺应用户心理——终身付费有时比订阅更受欢迎。
作为独立开发者,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能直接和用户对话,甚至和他们混在同一个群里。真正的增长,不一定要花广告费,而是找到那群人,先帮他们解决问题,再慢慢让他们知道你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