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产品叫 pretty-prompt.com,上线时间也不长,今年 5 月才开始,现在就已经稳稳跑起来。作为独立开发者,我看完它的案例,最大的感受就是:它的思路很朴素,靠的是把“小事”做到极致。
核心定位
它的核心是一个超低门槛的 Chrome 插件。用法特别简单:你随便写一句话,它能一键改造成结构化提示词,直接在 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 里用。

不用登录,不用切窗口,就直接在输入框旁边操作。

这个“轻入口 + 立刻见效”的组合,真的很适合靠口碑和 Chrome 商店自然增长。
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打动人,很多独立开发者都想做大而全的功能,但用户其实只想解决一个小痛点,并且要快。
用户需求
大家都知道,用 AI 得靠好提示词。但绝大多数人其实不会写,来回打磨很耗时,而且结果还不稳定。
Pretty-Prompt 就抓住了这个点:用户输入随便一句话,它能帮你改成结构化提示,甚至可以加上下文、记忆点,还能自由调整长短。
这个功能听起来很小,但命中的是特别广的群体:
-
深度用 AI,但懒得研究提示词的职场人(运营、营销、客服、内容、创作者);
-
团队侧还能做统一提示,减少沟通成本。
再加上多语言支持和本地运行,解决了隐私和合规问题。换句话说,它对个人和团队都有价值。
转化表现
我特意看了一下数据,SimilarWeb 显示,它指向 Stripe 的出站流量占比居然高达 77.81%。

什么意思呢?大概就是 100 个离站用户里,有 78 个点到了付款页。这个转化率很夸张,足以说明它的价值点够明确。
增长路径
它的增长思路也挺典型的,主要靠三个动作:
Build in Public 创始人在 Reddit、Indie Hackers 持续分享进展,比如“一周优化 1 万次提示”“用户突破 6000”等等,社区氛围拉满。
社交媒体自来水 在 Product Hunt、Reddit 都能看到它的身影,同时 YouTube 上也有不少人做演示测评,内容大多是“如何一键优化 ChatGPT 提示词”,这类带来的都是高意图流量。
本地化冷启动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,它在韩国的 Tistory 博客写了韩语教程,比如《Pretty-Prompt 安装与用法》,结果韩国市场直接贡献了超过 50% 的流量。

很多人觉得韩国市场小,但实际上韩国用户对 AI 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都挺高。Pretty-Prompt 把“提示词优化”这个明确价值点翻译成韩语,反而拿到了更高的 ROI,这个选择非常聪明。
我们能学到什么?
从这个案例里,我觉得有几条经验特别值得独立开发者参考:
围绕真实需求把价值点说透
用户第一眼就要知道“它帮我解决啥”。
让用户 60 秒内见到结果
免登录、默认范例、一键出结果,这三点直接抬高激活率和次留。
首发 Product Hunt,叠加社媒复盘和视频测评
这三条腿一起走,才能让自然流量和社群叙事形成飞轮。
早点做本地化,优先切高付费市场
英语市场太卷,不妨学它,直接切韩语、日语这类更愿意付费的市场,效果可能更好。
总结
看完 Pretty-Prompt 的故事,我最大的感受是:独立开发真的不一定要追求“大而全”,有时候把一个小需求做到极致,就能养活一个稳定的生意。
对我们普通独立开发者来说,它给了一个特别直接的启发:找到一个大家都懂的痛点,把它解决到极致,再用最轻的方式分发出去